新聞中心About Us
首頁 >新聞中心浙江摘得30項國家科技獎 醫療界獲獎最多
發布時間:2019-10-14 瀏覽:3615次
今天(2月14日)上午,2011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浙江省捧回30項國家科技獎,超過2010年的19項。其中,浙江省為第一單位完成的有10項,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
這些獲獎項目中,浙江大學繼續保持領軍優勢,共有14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與清華大學并列全國高校第一。其中,浙大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有4項,并獲得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如“跨行業的嵌入式系統軟件平臺SMART及其應用”擁有授權發明專利23項,軟件著作權56項,主持國家標準制定1項。浙江大學董石麟院士為第二完成人的“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工程建造技術創新與實踐”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紹興文理學院和省重點工程項目今年首次獲獎。紹興文理學院等單位完成的“工程巖體結構面抗剪強度新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項目從開始研發到獲獎歷時22年。而由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等單位完成的“強潮海域跨海大橋建設關鍵技術(杭州灣跨海大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農業、醫衛和環保等民生科技成果獲獎項目共12項。其中,浙江省為主完成的5項,大多已取得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如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的中國水稻研究所完成的“后期功能型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及應用”,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帶領的團隊創建了以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光合能力為目標的后期功能型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體系,并應用專利技術培育了國稻1號和國稻6號等一批超級雜交稻品種。
浙江大學完成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生物學特征研究及化療新方案的創建和推廣應用”、“卵巢癌進展機制及其阻遏策略的研究與應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完成的“微創脊柱外科新術式的設計與臨床應用”和浙江中醫藥大學完成的“從毒瘀虛論治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增效減毒方案構建與應用”等醫衛領域的獲獎項目,由于與百姓的關聯度比較高,因此備受關注。(葉玉躍、馮嬋璟、雷成)